第162章,劝说王邑
“你说什么?赵云要迎驾东归,此事可当真?”王邑对此毫不知情,赵云出兵潼关,事情做的非常隐秘。
卫觊冷冷一笑“大人,看来你还蒙在谷里,徐晃出兵占了弘农,当初仅仅是为了吸引张绣的注意,可惜,张绣却被郭汜给调走了,虽说换了一个高硕,可赵云神出鬼没,做事往往出人预料,竟然拿下了潼关,我也是刚刚得到消息,所以特地来提醒大人,若是被赵云将天子迎回洛阳,试问,他这个司隶校尉,岂能再任由你和张扬,不停自己的号令?”
卫觊一番话,让王邑大吃一惊,但转念一想“就算赵云将圣驾迎回东都洛阳,我大可向朝廷表明忠心,我料赵云也不是不辨是非之人。”
“呵呵……大人,你想的太简单了,你以为,主动向赵云示好,主动向朝廷表明心迹,赵云就不会追究你了,大错特错,到时候,赵云绝不会放过大人,他一定会兴师问罪,拿大人的首级警示天下,用你的人头杀鸡儆猴,树立自己的威信。”
王邑半信半疑,“我观赵云绝不会是那睚眦必报之人。”
卫觊冷然一笑“大人,宁可信其有,不可信其无,否则,悔之不及啊,就算退一步来说,为何大人不亲自出兵迎驾,非要将这盖世奇功让给赵云,赵云出兵潼关,这么的事情可曾知会过大人,没有吧,为何?”
王邑心念一动,忙瞪大了眼睛“愿闻其详。”
卫觊用鼻子轻轻的哼了一声“很简单,一者,他不信任大人,二者,他想独享这份不世奇功,谁能迎驾,谁必然能蒙受天子器重,到时候,恐怕这司隶校尉对赵云来说,已经无法满足他的胃口了,说不定,他会要挟天子册封他为当朝大将军。”
王邑连忙摇头“赵云乃仁义君子,一心匡扶汉室,岂能胁迫陛下,心存歹念。”虽然之前没有响应赵云的征召,但王邑对赵云的人品,心底还是非常敬重。
卫觊连连冷笑“适逢乱世,又有谁,不把匡扶汉室挂在嘴边,昔日曹操号令天下诸侯,一起讨伐董卓,那才是为国为民,忧心社稷,真正的胸襟四海,气壮山河,可为何迎驾东归,这么重要的事情,赵云没有通告天下,没有联络任何一方诸侯?”
卫觊一边说,一边观察着王邑的脸色,见王邑心思松动,卫觊暗自得意,又劝道“大人,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,先下手为强,后下手遭殃,莫要再犹豫了,我刚刚已经打探清楚了,赵云在潼关只留守了两三千人,只要大人和张扬联手拿下潼关,则一切尽在大人的掌握,功名利禄,也是唾手可得。”
卫觊之所以来劝说王邑,如此上心,不是没有原因的,自从被赵云‘强行’接走蔡琰,卫家就把赵云给恨上了,何况赵云发布招贤令,重用了不少寒门学子,推行的政策,几乎都是利于底层的穷苦百姓,卫觊对此非常不满,如果被赵云把天子迎到洛阳,他相信赵云对之前的政策一定会变本加厉,兴许还会找卫家秋后算账。
所以,卫觊才会主动来找王邑,说动王邑后,他又去见了张扬。
张扬一向唯袁绍马首是瞻,忙私下派人联络袁绍,想取得袁绍的支持,袁绍正忙于儿子的婚事,虽然没有派兵支援,但在田丰沮授的劝说下,也亲自写了一封回信,默许了这件事。
田丰本想让袁绍出兵,结果,大失所望,现在他只能寄希望于张扬和王邑,希望他们能阻挠赵云的计划。
田丰和沮授,都有长远的目光,两人早就看出赵云绝非等闲之辈,而且,赵云既不跟袁绍、公孙瓒、陶谦站在一起,也不跟袁绍、曹操、刘表一条心,所有诸侯,要么忙着守住现有的地盘,比如陶谦和刘表,要么忙着迅速扩张,比如袁绍和曹操,唯独赵云,虽说也打了不少胜仗,可他的却心思全都放在了汉室上面。
这本来没什么,正如卫觊所说,这年头,挂羊头卖肉的比比皆是,谁不把匡扶汉室挂在嘴边上,可唯独赵云,真心实意忠于社稷,若是让他把天子迎到洛阳,就等于赵云手里有了尚方宝剑,随时可以出兵讨伐心怀不轨的乱臣贼子。
袁绍是什么样的人,田丰沮授心里再清楚不过,别说袁绍,就连他们自己,也并非愿意把一腔热血献给汉室天下。
《三国》中,天子东归之际,沮授劝说袁绍迎驾来邺城,说的很清楚,要奉天子以令不臣。
后来天子去了许都,田丰又劝说袁绍应当把天子接到冀州,挟天子号令天下。
由此可以看出,田丰沮授都是一等一的顶尖谋士,但站在汉室的角度,他们绝非忠于社稷的臣子。
现在,赵云没有迎驾的时候,就算他再忠于汉室,田丰沮授也不担心,因为,赵云没有实力,也不能借助天子皇权,就相当于一个业余的警探,袁绍这些江洋大盗,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,可如果赵云将天子接到洛阳,赵云立马摇身一变,变成了皇家警察,江洋大盗本事在大,也会不自主的把脖子乖乖缩起来。
只可惜,不管田丰沮授怎么劝,袁绍却一直晕头转向,对危机没有丝毫的警觉。
袁绍看不透形势,曹操则是忙的无暇他顾,这两大巨头都不理会赵云,对赵云来说,正是千载难逢的机会。
至于,王邑和张扬,不过是几只跳梁小丑。
赵云为什么只带了几千人去了长安?
为的就是要稳固后防。
王邑起兵两万,出兵潼关,队伍前脚刚走,徐晃便得到了消息。
徐晃狠狠的往地上吐了一口口水,骂骂咧咧的骂道“王邑啊王邑,你终于按耐不住了,哈哈哈……这是你自己找死,可怨不得旁人。”
徐晃一点也不着急,先唤过几个亲兵,让他们分头送信,眨眼之间,几匹快马离开了陕县,有的去了邙山军营,有的去了洛阳,有的去了潼关。
潼关最先得到消息,守兵严阵以待,随时做好了激战的准备。
(https://www.wshuw.net/1143/1143475/416936766.html)
1秒记住万书网:www.wshuw.net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wshuw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