万书网 > 学霸的科技树全文小说 > 第164章 劳累过度

第164章 劳累过度


  5月11日,陈瑾邮箱中接到最新一期的《柳叶刀》期刊电子版。

  干细胞神经修复技术赫然在列,陈瑾论文早已经写好,获得徐洋的临床数据,论文最后一个短板被补齐,有详细的临床数据支撑它。

  她立刻通过燕京大学的渠道,给《柳叶刀》期刊投稿。

  整个《柳叶刀》期刊编辑部都被震惊,通过专业科学家的审核后,立刻把这项技术发表在最新一版的《柳叶刀》期刊上。

  陈瑾立刻把这个好消息分享给自己的老公周宇。

  “老公,我的论文登上《柳叶刀》。”

  周宇立刻恭喜道:“这是一个不错的成果,你再接再厉,以后登上《自然》,你已经实现自己的理想,现在就要尝试超越自己的理想。”

  “不用超越理想,我的理想一直在进步。”陈瑾调皮的说道。

  萧美玲走进来询问道:“小陈,你的论文是不是发表了,我看到泰晤士报已经报到这项技术,别是你的技术被人剽窃了。”

  “萧姐,我的论文已经发表在《柳叶刀》期刊上,媒体报道的应该就是我。”陈瑾笑着回应道。

  萧美玲再次拿出手机,翻看泰晤士报的报道,泰晤士报报道研发者是来自华夏燕京大学的陈女士。

  “这个应该是你没错,小陈,恭喜你年纪轻轻就研制出这么重大的成果。

  以后脊柱受损再也不会导致高位截瘫,断肢再植的患者功能恢复也更加顺利。”

  萧美玲由衷的赞叹道,她作为一个医生,太了解这项技术能在临床上给患者带来的好处。

  小张护士立刻走了进来,惊喜的说道:“陈医生,院长看到《柳叶刀》期刊后,他已经把你前几天治疗的案例公布出去,说等一会儿记者就会来采访。”

  “院长是太想出名了,至于这么兴师动众吗?”陈瑾无奈的说道。

  “你是不看重名利,但有些人却非常看重名利,这项技术宣传出去对你也有好处。

  有了专家头衔,以后做什么工作都方便。”萧美玲笑着说道。

  陈瑾却不知道,在他们聊天过程中,记者和消息灵通的高位截瘫患者已经开始奔向医院。

  陈瑾和萧美玲正在讨论脊柱修复手术的术式。

  小张护士突然震惊的说道:“完了,今后要非常忙碌,住院部的同事告诉我,我们院里转来30多个高位截瘫的病人,还有病人在持续申请转院。

  如果记者曝光之后,我们医院肯定人满为患,不知道陈医生会忙碌成什么样子。”

  萧美玲担忧的问道:“小陈,做这种神经恢复手术,你每天最多能做多少台。”

  “如果是高位截瘫的脊柱神经恢复,根据病情的不同,我也只能做3~4台,再多我体力就跟不上。”陈瑾苦笑着说道。

  “我这就和院长说,让他每天最多安排三台手术,你每天只进行这三台手术,要有充分休息的时间,并留下应对突发事情的时间。”萧美玲立刻决定道。

  陈瑾感慨道:“萧姐,这只是治标之策,让我们医院有能力的医生做我的助手,其他医院来的交流医生也可以做助手。

  等到我这项技术不稀缺,那时我才能真正的轻松下来。”

  陈瑾正在准备接受记者们的采访,她就看到医院中来了许多人,都是高位截瘫的病人,他们得知消息就快速赶了过来。

  萧美玲安排他们进行入院检查,安排打印他们的脊柱骨骼和培养患者的干细胞。

  陈瑾则正在接受媒体们的采访,她简单向记者说明干细胞神经修复技术可以治疗的症状,康复后能达到的效果。

  同时感谢燕京大学附属医院和星火科技对她的支持。

  她回答一些记者的问题,剩下工作就由医院的宣传部接手,陈瑾的主要任务就是给患者进行手术。

  周宇在书房内学习,已经晚上9:00,陈瑾才打开房门走了进来。

  “小瑾,这几天你们医院怎么经常加班,你们以前不是轮班工作吗?”

  陈瑾叹了口气,道:“没有办法,我研发的神经修复技术临床实验成功,结果医院来了数十位高位截瘫的患者,等待着我给他们做手术。

  我还要通过这些手术过程培养其他的医生,比自己单独做手术更累。

  有时候患者的病情太过复杂,也只能加班。”

  “你现在脸色都有些苍白,做手术也是一个体力活,你的体质本来就没有男医生强,别太勉强了,尽量让助手动手。”周宇提醒道。

  他也知道自己说的是废话,主刀医生在一场手术中至关重要,不是想休息就能休息的。

    5月18日,早上,周宇的玄武电动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自动巡航。

  他戴上VR智能眼镜观看新闻,全息摄像机拍摄的视频经过软件处理,就会生成VR视频,可以让人体验到新闻现场的每一个细节。

  他突然看到在虚拟世界多个华夏媒体转发了一则新闻。

  燕京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手术室外,两名医生坐在手术室门前的地上,喝了一瓶矿泉水后,就靠在墙上休息,不久后就睡着,这一幕被记者抓拍到。

  新闻中报道具体原因。

  试飞员为了保存受损的飞机发动机,让厂商发现发动机的具体问题,他放弃空中弹射,直接进行高速迫降。

  巨大的冲击力让试飞员全身多处骨折,最严重的是脊柱三段骨折。

  试飞员送到燕京大学附属医院,被多名医生连续抢救26个小时,修复脊柱就用了18个小时。

  周宇一眼就认出来,其中一个医生是他老婆陈瑾。

  她昨晚给自己打电话,说遇到重伤员,需要抢救很久。

  新闻下面不断有网友发表评论。

  “这个医生我认识,她是燕京大学附属医院的陈医生,开创了神经修复手术,我大表哥已经高位截瘫20多年,现在竟然可以拄拐慢慢下床走了。”

  “医者仁心,新闻报道这位医生坚持手术至少也要在10多个小时,那可是手术啊!必须要保证精神集中,光想想就知道有多累。”

  “这才是华夏好医生,真正具有高尚医德和正能量的医生,我为你们点赞。”

  周宇看到绝大部分网友都在称赞自己妻子,他也知道陈瑾的做法绝对没有一丝错误。

  但周宇看着这张图片,陈瑾劳累过度的样子,他心里很心酸。

  “必须要改变,不能让小瑾这么劳累下去,铁人也受不了这么高强度的工作。

  每年猝死的医生都不在少数,他可不希望小瑾有一天因为劳累过度而病倒。”

  周宇心里暗下决心,玄武电动汽车立刻转弯,直奔大兴区工业园。


  (https://www.wshuw.net/1142/1142600/463569284.html)


1秒记住万书网:www.wshuw.net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wshuw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