万书网 > 大明皇长孙:朱元璋求我称帝免费 > 第388章:先谈招安

第388章:先谈招安


  吃肉,对于大明的绝大多数百姓来说,都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。

  即便是寻常人家,一年到头也就是正旦时分,才能吃上两口肉。

  这里的两口肉,不是虚指,是实指。

  真就是两口,再多一口都没了。

  因为大多数的家庭,从来都不是一个小孩。

  官府鼓励生育,百姓们心中也有一个认知,便是多子多福,家族兴旺,人多力量大。

  用后世的话来说,那就是质量不够,数量来凑。

  一般能吃到的肉主要是六畜,也就是所说的:马、牛、羊、鸡、犬、豕。

  豕就是猪。

  牛,尤其是耕牛,是严禁宰杀,即便是老死了,或者病死了,都要上报官府进行查验之后,才能杀牛吃肉。

  马就更不用说了,属于战略物资。

  哪怕是驽马,也是价值高昂,至少可以用作马车。

  可别小看车夫,能够自家有辆马车的,都是温饱之上了。

  羊倒是不错,不过除了草原等适合养羊的地方,那些昂贵的饲料一般人也养不起。

  所以能够食用的,也就是鸡、犬、豕。

  自古有言,杀鸡取卵。

  母鸡下蛋,公鸡打鸣,寻常哪里舍得。

  狗能看家护院,作用很大,因为不管是农耕还是其他,家里头都很难留人,狗的体现就很强了。

  所以最可能吃到的肉,那就是猪肉。

  因为除了被吃,猪没有其他作用。

  在大明多数地方来说,养猪还算是比较便宜的,寻常人养一头猪,到年底卖掉,自己留点猪肉,其余用来换取钱财,也算是能小富一波。

  而朱英之所以把主意打到白猪头上,最大的想法,就是让更多的人,都能吃上肉。

  就味道上来说,白猪肉并没有黑猪肉好吃。

  但黑猪的生长周期太长了。

  一头黑猪,正常来说需要将近一年,十月至十二个月的时间才能出栏,须得从年头养至年末。

  而白猪的不同,只需要三四个月,就可以出栏了。

  也就是说,在一年中,白猪可以达到三次甚至四次的售卖,而黑猪只能是一次。

  这可谓是三四倍的相差。

  而且白猪的产崽,要比多数黑猪品种更多。

  自然,朱英前世并不是什么养猪大王,对于白猪的产地,品种,优势等等一系列数据没有半点认知。

  可这并不妨碍他一道令旨,下达群英商会。

  从西欧各地,大规模采购白猪至大明。

  ......

  “你与本宫倒算是有些缘分,原本以为你就跟着我三叔去了,没成想兜兜转转,又跑到本宫这里当了邸报的主编。”

  “说说吧,对于邸报,有些什么想法和建议。”

  朱英微笑道。

  对面坐着正是袁佳驰。

  袁佳驰微微低头,不敢直视太孙殿下,生怕犯了忌讳。

  这段时间,他可谓是春风得意。

  先前成了晋王食客,至少也算是吃喝不愁了。

  而后听到邸报招聘主编,编修,便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去参加考核。

  本来也没报多大的希望,结果一跃而成邸报主编。

  现在更是得到太孙殿下的亲自接见,可谓是人生巅峰,高光时刻。

  最大的改观便是,他作为邸报主编,每月工钱二十贯钞。

  这都快接近正七品官员的月俸了。

  虽说没有实物,大明宝钞的价格在朱英不断的控制下,价值还是很高的。

  听到太孙殿下的问话,袁佳驰显得有些紧张。

  说到底,还是因为没见过甚么大世面。

  脑子一片空白的情况下,袁佳驰语气有些颤抖的回道:“草民一定不会辜负殿下的期望。”

  听到这牛头不对马嘴的回道,朱英有些无语。

  从案台上抽出袁佳驰之前的策问答卷,摆在面前,说道:“这上面的讲述,是你自己写的吗,还是从旁人那里听来的。”

  虽然没有很是严肃,但袁佳驰整个人都吓傻了。

  作弊这个东西,在古代,那可不是简单的惩罚。

  一旦有所涉及,除了皮肉之苦外,相当于向上的大门,将会被永久的关闭。

  袁佳驰没有别的选择,直接跪地磕头不止。

  “殿下饶命!殿下饶命!”

  若是换了别人,亦或者任何一个官员见此情景,大致也就认定袁佳驰的答卷有抄袭的你成分。

  朱英却是知道,这人完全是给自己紧张的。

  因为答卷上的回答,跟目前的文人主流思想相违背,即便是学识渊博,也不会写出这样的回答。

  “不必紧张,好生回答就是了,难道本宫像是吃人的野兽吗,让你这等害怕。”

  “这次本宫让你过来,是想跟你好好聊聊往后邸报的发展,若是你这幅模样,怕也难以胜任主编之职了。”

  朱英的话,如一头冷水泼在袁佳驰头顶。

  他当然知道如果主编之职被撤下意味着什么。

  这引发的后果,可能连晋王都会将他赶出府门。

  强迫自己冷静下来,袁佳驰这才开始道;“殿下,得见天恩,草民心中惶恐不安,方才六神无主,让殿下见笑了。”

  朱英闻言,点点头,并未过多计较,道:“好,那你就刚才的问题,好好述说一番吧。”

  袁佳驰接下来便开始讲述,自己对于邸报日后发展的见解。

  朱英认真的听着。

  其实袁佳驰所讲述的这些,朱英当然早就明白,而且之前跟老爷子也认真的讨论过。

  可这并不妨碍像是其他人,没有这个意识。

  可以说朝廷上大部分的官员,都没有想过这个事情。

  “殿下,草民最为佩服的是殿下只收三文钱,三文钱的邸报,绝对可以最快的让天下人了解到其中的信息,哪怕是农人,亦可明白国家大事。”

  “据草民估算,只是这成本,确实是一个大事,只能从其他方面想办法弥补亏空,才能不断的维持邸报的发行。”

   说完后,袁佳驰躬身作揖。

  朱英满意的点点头,能够说到这一步上,已经很是难得。

  看似简单,实则已经隐约超出时代的见识。

  朱英心中沉思过后,道:“正阳大道,作为目前大明最大之工程,影响极大。”

  “这样的大事,在京师邸报发行的第一版自然要着重讲述。”

  “尤其是水泥的发明,对于大明道路建造之功效,也得是条理清楚。”

  “本宫跟爷爷聊过,在正阳大道建成后,将会把南京直达北平的官道,以水泥扩宽至四丈宽,计划于今年年底结束。”

  “在此道上,将会设立功德碑,以作捐献之用。同时,能够立于功德碑上者,在不耽误军国大事下,可享有官道行走之权。”

   “便这三点,作为京师邸报第一版,你与各编修,以最快的速度,写出论述,言明利害,而后交由本宫定夺。”

   “记住,邸报的文,不必用雅文,须得以大白话讲述,可是明白。”

  袁佳驰连忙作揖回道:“谨遵殿下令旨。”

  ......

  一个多月的时间。

  蓝玉率领的平反大军,抵达汉中。

  然而大军前来,看到的却是一片凄凉。

  田九成等人,在大军来临前十日,就裹挟所有青壮,全部逃进了深山之中。

  城池里的值钱货物,全部都被带走。

  粮食自然是一颗不剩。

  或许是觉得未来还有下山的机会,或许是因为这里是反贼们的家乡所在,军中大部分士卒,都是长期在这里生活。

  城池的建筑,并没有遭到大面积的破坏,只是有些凌乱。

  至于老弱病残,自然是留下来。

  他们知晓官军对他们也不会怎样。

  “果然不出太孙殿下所料,这些反贼不敢据城而守,逃入山中。”

  蓝玉冷哼一声。

  原本打算就是以最快速度消灭反贼,显然成了拉锯战。

  山林之中,变数颇多,人数上的优势变低,况且损失过大的话,蓝玉也难辞其咎。

  “凉国公,既然反贼跑了,那么我等首先要做的便是将所带来的各类作物,分发下去,迅速恢复耕种。”

  “早前有将士探查过,耕地那边并未遭到破坏,人员稀缺却也只能从周边调集了。”

  朱权开口说道。

  蓝玉点点头。

  春耕自然不可能耽误,只能加快民众的迁移。

  “既是如此,便就按照咱们先前制定的计策行事吧。”

  蓝玉淡淡说道。

   目前的情况,来前就有考虑到,对策也早就准备好了。

  发动大的代价到山林去追捕反贼,显然是不现实的事情。

  目前在保护春耕的同时,绘制山林地图,探查山林情报。

  在各个路口,设下关卡值守,如瓮中捉鳖一般,逐步进行蚕食,将反贼的活动范围一步步的收紧。

  朱权闻言,稍作迟疑后道:“按照现在得到的消息,反贼们的粮食,大概可足二月,哪怕再是节省,顶多坚持三月,便就断粮。”

  “我等应迅速断其后路,将所有主干道尽皆封锁,而后徐徐图之。”

  气氛微微有些停滞。

  因为此前蓝玉说那话的意思,便就是可以散会了。

  而朱权却像是没有听到一般,继续述说。

  在军中,这是挑衅主将权威。

  众将纷纷向凉国公看去。

  目前来说,十个卫所,九个都是曾经跟随过蓝玉作战的,说是嫡系都不为过。

  只有一个卫所有所不同。

  这个卫所的大部分军官,都是由玄甲卫担任,指挥使则是曾经徐达麾下,如今算是跟随太孙。

  自然在倾向上,要更加亲近宁王朱权。

  蓝玉转头看向朱权稚嫩的面庞,现在的朱权,才堪堪十五岁。

  从朱权的眼神中,蓝玉看到的不是挑衅,对于兵权的争夺,而是极为认真的建议。

  蓝玉微微一笑,道:“宁王殿下说得在理,那便就按照殿下的指示,先行封锁所有主干道吧。”

  这话一出,众将皆是松了口气。

  若是凉国公和宁王两人因意见不和而对上,曹震这些人夹在其中,是最难受的。

  他们虽然可以说是凉国公嫡系,但宁王这边,几乎可以说是代表了太孙殿下。

  不管帮谁,都很难做。

  现在平和一气,才是最好。

  .....

  虽是二月,但山中依旧极为寒冷,甚至有些山顶,还有积雪未化。

  连绵大山,人迹罕至。

  在这个时代想要在山里生活,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

  各种野兽毒物,一不小心便要人性命。

  而且长期生活山中,湿气极重,水土不服是一方面,感染疾病的可能性更大。

  田九成等三万余人入山,犹如沧海一粟,丝毫不起眼。

  “陛下,探子来报,明廷的大军来了,约莫有六七万之众,现在那些官军,正在封锁各个路口,想要将咱们给围死。”

   简陋搭建的议事堂中,十多反贼头目共聚一堂,开始商议对大明官军的对策。

  田九成坐在上首,听到麾下人称呼陛下,不由身子扭动,有些不舒服。

  同时心里头也开始后悔起来,当初不该听信那些商人的蒙骗,搞什么登基称帝。

  如今三万余人,躲在这山里头,哪有当初的气势可言。

  “现在明廷围困,众爱卿可有什么对策。”

  田九成硬着头皮说道。

  而下面坐着的,听到爱卿的称呼,显然跟田九成的感觉差不多。

  田九成虽是对着所有人述说,但目光一直都是落在高福兴的身上。

  目前这个议事堂里,读过书的,不超过三人。

   除了高福兴外,还要一个在攻破略阳时,主动投靠的典吏。

  另外一人,则是城中著名大夫。

  显然田九成也知道,在这山中没有大夫,若是出现类似于瘟疫的疾病,只怕都不用明廷动手,自个就先凉了。

  高福兴看了看堂内众人,想到目前军中气势,心里头有些唏嘘。

  因为在这里的,不管是将士还是其他人,都是当地一带生活。

  初进山还好,颇有几分新鲜。

  现在不到半月,人心就有些涣散了。

  之前所承若的田地,现在不用多想,全被官军给收了回去,等于是没了。

  说是打回去,但六七万从京师过来的明廷精锐,更有上佳火器,显然没有任何胜利的机会。

  昨日晨间,高福兴还听下面人议论春耕之事。

  三万多人,九成都是农民出身,早就习惯春耕秋赶,现在眼看着外面热火朝天的播种,心里头全然不是滋味。

  高福兴已经意识到,在这等情况下,若是不拿出有效对策,怕是会出现大量逃兵。

  心中思索一番后,高福兴道:“依臣所见,不如先派信使过去跟明廷谈谈,看看是否有招安的可能。”

  此话一出,整个议事堂都安静了下来。

  许多人的眼神之中,更是不断闪动。

  到了这个时候,许多人都不想呆这山上过苦日子了,越发思念起山下的生活。

  田九成注视众人,眼神怒火酝酿。

  他可不信什么招安,按照当今大明皇帝的脾性,哪怕招安,他也绝对是身死。

  就在田九成想要发飙之际,突然发现高福兴给自己眨眼。

  心下顿时明白,这是高福兴的计策。

   

    


  (https://www.wshuw.net/1142/1142565/730273685.html)


1秒记住万书网:www.wshuw.net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wshuw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