万书网 > 大宋好官人章节目录 > 第三百七十六章:有人送枕头来了

第三百七十六章:有人送枕头来了


  此时恰值深秋时节,汴水猛涨,碧波千顷,阵阵秋风吹来,波涌浪卷,芦花似雪,波击风鸣,水声清越。水面上的波纹宛如银镜上的浮花,分外好看,被宋朝的文人骚客称之为“汴水秋声”。仔细欣赏一下,汴河之上舳舻相衔,千里不绝,越舲吴糟,官艘贾舶,闽讴楚语,风帆雨楫,联翩方载,确实挺美的。

  就在他们一前一后走下虹桥的时候,一个声音叫住了张正书:“小官人,小官人!”

  张正书停步一瞧,好像没人叫他啊?

  咳咳,在宋朝嘛,老是感觉背后有人叫自己。没办法,谁叫“小官人”这个称呼,实在是烂大街了呢?就好比后世,见到男的都叫“帅哥”一样。

  要是在后世的大街上,你叫一声“帅哥”,估计十个男人里有九个是回头看你的。要是你叫一声“靓女”,十个女人里有十个是回头看你的。情形嘛,大概就是张正书现在这种尴尬境地了。回头一看,好嘛,根本没人叫他。

  “怎么了?”曾瑾菡也回过神来,看着四处张望的张正书,觉得有点奇怪。

  “好像有人在叫我……”

  张正书苦笑着摇了摇头,回过头来。

  “怕是你听岔了罢!”

  曾瑾菡也笑了,“哪有这么多人识得你啊,你又不是甚么行首,更非大官!”

  这就相当揶揄了,张正书也跟着自嘲道:“我张小官人的名声,怕是汴梁城中无人不晓了吧?”

  还没说完,张正书的背后就被人轻轻拍了一下,同时被人惊喜地喊道:“小官人,果真是你啊!”

  张正书一愣,回头一看,原来是个渔家子。只见他赤着脚,手里用稻禾提着一尾大鱼,欣喜地说道:“小的在汴河上候了多时,却今日才看到小官人。先前得小官人相救,大恩不敢言谢。今日捕到一尾鱼,献于小官人,还请小官人不要嫌弃……”

  张正书想了好半晌,才想起这人是谁:“原来是你啊……”

  这渔家子,就是前两个多月,在东水门外和游手闲汉起冲突的船家。只是那时候,眼前这汉子被那些游手闲汉打断了腿,卧在船内张正书瞧不太真切模样。听他这么提醒,张正书才想了起来。“路见不平,拔刀相助而已,挟恩图报之事,我也做不来。这鱼,还是留给你拿去市集卖钱吧。”

  见张正书这么说,这汉子急了,说道:“小官人,小的虽然没读过书,但也懂得滴水之恩,当涌泉相报。小官人帮小的一家摆脱了游手闲汉的纠缠,又勒令他们给了汤药费,如若不然,小的如今还得跛脚。这等大恩,岂能不报?这一尾鱼,不过是聊表心意罢了,还望小官人收下!”

  “额,等等……”

  张正书突然想起一件事来,“你是船家?”

  这汉子点了点头,说道:“不错,小的自小在水上长大,颇识水性……”

  “懂得操舟吗?”张正书继续问道,眼睛里似乎有点异样的光芒。

  这汉子笑了:“如何不懂?小的自孩提之时,就已经学操舟之术了!不是小的自吹,若论操舟之术,天下胜过我之人,亦是不多!”

  这话虽然自大了些,但张正书却知道他说的大概是实情。就好像欧阳修笔下的《卖油翁》一样,都是讨生活的。这汉子每日不知道要操舟多少次,怎么操舟,估计已经印入他的脑子里,成了下意识动作了。这些船家如此,卖油翁们也是如此。

  “好!非常好!”

  张正书哈哈大笑了一声,真是刚想瞌睡就有人送枕头来,果然日行一善是有好报的。

  “小官人,有甚么好的?”这汉子就想不明白了,他操舟,捕鱼,那是营生的买卖。他们这些船家,若非上岸卖鱼,是绝不会离开船的。不是他们多爱船上的生活,而是离开了船,他们就无所依靠了。农民尚有田地,可他们离开了船,去哪里谋生,用什么谋生呢?所以,在这个汉子的观念里,这操舟就等于是饭碗。可要说这饭碗有多好,恐怕不见得吧?你叫任何一个人过来,看看他们愿意拿土地,还是愿意要一艘船?

  土地产出有保底,起码能维持个温饱。可是船上生活一旦没捕到鱼,那就得饿肚子了。都是靠天吃饭,然而捕鱼更多靠的是运气,而种地就看老天给不给活路。从概率上讲,种地的风险比捕鱼的风险小多了。是个人,都会想要几亩地,而不会想要一艘船的。

  “当然好了,有一技之长,你就饿不死了。”

  张正书嘿嘿笑道,这是他坑人——哦不,是提携人的先兆。

  这汉子苦笑一声,说道:“若是有头发,谁想做癞痢?谋生之技,却只能混个一餐半饱……”

  张正书沉默了,实际情况确实如此。船家生活确实清苦,因为贫苦人太多了,依赖整条汴河谋生的船家,没有一万也有数千。这么多的船家,这么密集的渔网下去,还能有鱼可以捕捞,那已经是奇迹了。没办法,在吃饱饭面前,什么保护环境都是虚的。就算是后世,政(zheng)府三令五申之下,不还是有渔民把渔网弄成绝户网吗!人性本就如此,没办法扭转的。在生存和保护环境面前,生存永远是排在第一位。

  幸好后世有个休渔期,才让本就不多的渔业资源得以休养生息一阵子。

  不然的话,恐怕渔民天天都要捞过界了——生活所迫啊!

  张正书却最是看不得别人受苦,这时候他的善心大发道:“你可愿意为我做事?”

  曾瑾菡明白了,她这夫君,张小官人总算是图穷匕见了。前面铺垫这么多,完全是为了博好感,最后抛出一根橄榄枝来,哪个不感激得痛哭流涕?要知道,张家给的工钱冠绝汴梁城,已经是传扬出去的名声了。哪怕是个临时工,你到张家去做工,一日也有百余钱。啧啧啧,居东京,大不易,每日收入百余文钱已经是中等收入家庭了。更何况,这还是临时工而已。每每张家招工,都已经抢破了头,差点没把招募榜给撕了。


  (https://www.wshuw.net/1125/1125317/422565924.html)


1秒记住万书网:www.wshuw.net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wshuw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