万书网 > 从大学教师开始最新文章 > 第五十三章 争端

第五十三章 争端


  两个人的论文内容几乎相同,这种事情一个处理不好,很可能会后果严重。

  因此沈光林非常重视,他觉得轻忽不得,一定要谨慎对待。

  沈光林发现问题之后立刻就去找了李老师,但是李老师并不在,办公室的同事说他出去了。

  沈光林一直等到下班他都没回来。

  他怕沈光林问他“收费”,因此在躲着沈光林。

  大家都说沈老师掉钱眼里了,学术能力是不错的,但是乐于助人的事情不爱做。

  第二天一早,沈光林又来到李老师的办公室里等他,不着急不行呀,时间拖延久了,将来被他赖上了怎么办。

  今天有李老师的课,他不可能还不回来的。

  果然,李老师“姗姗来迟”了,但是他又做出一副自己很忙的样子,表示自己马上就要去上课,没时间谈别的。

  沈光林不可能让他走的。

  “李老师,你写的这篇论文我给你拿回来了,有件事我要跟你讲,它跟我投递出去的一篇论文几乎是一样的。”

  沈光林上来就准备说明事情的原委,这件事情还是开门见山比较好。

  李老师却是不愿意听他说话的。

  “怎么,李老师成了院长的亲传弟子之后架子就这么大了吗,都不愿意帮老头子一个小忙了么?”

  李老师还不知道沈光林来做什么的,直观的认为他是来拒绝干活的。

  一个小年轻,怎么还这么难缠呢。

  沈光林不知道怎么解释才更好,但是又不得不说。

  “李老师,并不是我不愿意帮你做这个翻译,而是我在四天前投递出去了一篇论文,文章的观点跟你这篇论文的相似度有80%。”

  沈光林上来就说明了论文撞车的事情。

  “你说是我抄袭了你的论文?”

  李老头瞪大了眼睛,马上就要怒气勃发了。

  “我不是这个意思,咱们这应该算是独立研究。只是碰巧撞上了相同的课题,所以我来找您说一声。”

  沈光林做过各种预期,就怕他会是这个态度。

  “怎么可能?哪里会有那么巧吗?我一周前才刚写完的文章,你四天前刚好投递出去了,时间都赶的这么寸。”李老师完全不信他说的话。

  “你不会觉得我文章不错,想据为己有,然后复印一份准备自己翻译了发出去吧,做人不能这么损,沈老师。”

  李老师不相信世界上会有这么凑巧的事情。

  确实,李老师的论文确实筹备很久了,就是写完放在抽屉里也有一个多星期了,直到昨天才霸蛮送到沈光林那里,没想到竟然还能这么巧给碰上。

  搁到谁那里谁也不信呀。

  “李老师,您什么时候写完的论文我不知道,你是昨天强行丢到我桌子上的,我也是昨天才第一次看到这篇论文的。

  我的论文是四天前就邮寄出去了的。谁写的论文起源时间更久,这个没有意义,我们也不需要多争辩,我过来就是告诉您一声,我的论文已经投递出去了,这是我的邮戳和论文英文版的备份稿。”

  沈光林说完递上了自己的证据,幸好是自己的论文早就邮寄出去了,不然还真的说不清了。

  李老师接过论文,但是他跟那位特别“好客”的王老师一样,也看不太懂英文,不过他能看的懂数学公式。

  全世界数学的语言的相通的,物理也一样。

  纯理论物理的问题,通过公式推导也能够看出一二的。

  李教授心里咯噔一声,里面的公式看着就很熟悉,虽然推导方式不一样,但是基本可以判断,沈光林说的估计是对的,两个人就是这么巧的写了一样的论文。

  但是,自己的研究成果也是通过多年好努力才取得的,不能就这么被人“剽窃”了去。

  这件事不能这样算了,一定要把文章归属权抢过来!

  ……

  沈光林向来不愿意以恶意来揣测别人的。

  但是,李老师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就开始让人看不懂了。

  “沈老师,你从哪里搞到我论文原件的?你这样做也太不地道了吧,欺负我一个老同志,我要去校长那里举报你!这就是证据。”

  李老师果然怒气勃发了,他晃了晃沈光林的英文版底稿,证据在手,一定要把成果给争夺回来。

  沈光林其实并无惧怕。

  作为一名刷论文的职业级写手,沈光林见识过各种各样的撕逼大战。

  毕竟,校园并不是真的象牙塔。

  有时候,为了一个牛逼的观点是谁最先提出的,几十年的友谊都可以毁于一旦。

  在荣誉归属谁的问题上,但凡是大家所熟知的名人,也都没有逃过名利圈。

  物理学界著名的杨李纷争就不用多说了吧。

  而国内科学界的诺贝尔奖零突破,屠先生的获奖也是饱受争议。

  当然,这也说明了保留证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。

  正是因为屠先生把当时的原始材料收藏在自己家中,这才证明了屠先生在青蒿素的发现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。

  这才有了后来的拉斯克和诺贝尔。

  不然,一个三无学者,想获得承认是很难的。

  李老师是从运动年代过来的人,到现在都没倒下,自然反应很快。

  他瞬间就把这件事情的性质定性为:是沈光林“抄袭”和“剽窃”了自己的成果。

  这还用说吗。

  沈光林肯定是以某种方式窃取了自己的劳动成果,然后冠上他自己的名字拿出去进行发表。

  自己写的论文就放在抽屉里,自己多次在课堂上讲述过自己的观点,沈光林肯定是从哪里“偷”到了,然后进行可耻的“剽窃”。

  是可忍,孰不可忍。

  其实,沈光林还真的不是剽窃,他是根据已经知道的结论倒推出来的,这是他完全的个人成果,任何一个过程都经得起检验。

  “行吧,随便你吧,咱们各自摆证据就是了。”沈光林没有要退让的意思。

  反正他的论文已经邮寄出去了,等论文发表,这成果就是他沈某人的。

  国际学术历史上,关于“剽窃”的例子也不胜枚举。

  比如,一些学者参加某次学术交流活动,偶然听到了别人随口讲出来的成果,自己回来立刻加工成为自己的发现,然后抢先发表出去,这种事情不要太多。

  还好,沈光林日常编写论文的时候也是非常注重记笔记做记录的。

  这是一个好习惯。

  每一个观点的形成,出自哪本期刊,哪份杂志,他什么时候看到的,什么时候做的摘抄,一一记录在案。

  沈光林从开始写论文的时候就在防备着跟别人斗争了,自己的记录非常完整,而且时间线都有,不怕争端的。

  而且,他还会故意和别的老师一起探讨一下自己论文中的某个小“问题”,别人给出正确见解之后,他自己立刻记录下来,表示某年某月某日,谁给他提供了帮助,帮助内容是什么。

  好为人师是共性,大家能够帮上沈老师的忙,自己也很高兴的。

  沈光林就想着迟早有一天,自己万一做了一份“好东西”出来,比如,他“偶然”发现了石墨烯,然后被别人强行抢走了该怎么办。

  现在,沈光林跟李老师的论文偶然碰上了,虽然是意外事件,但也是必然,而且两个人都没有退缩的打算。

  既然要扯皮,那就从固化证据开始呗,这种事情沈光林也是轻车熟路。

  甚至,他还列出了时间线和清单,就像使用PROJECT做工程管理一样,一目了然,直观的很。

  不但如此,沈光林还把自己的资料复印一份放办公室里,一份放宿舍里,然后把原件放自己家地下室里。

  甚至,为了“安全”,他还做了一份复印件放到小姐姐李蓉位于东城区的办公室里。

  


  (https://www.wshuw.net/1093/1093398/650612143.html)


1秒记住万书网:www.wshuw.net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wshuw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