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四章 言传身教施加影响
偏殿由于面积小,放着火盆,室内温度明显更高。
李智云坐下后,李承昭立在他面前。
“坐吧,陪着朕一起烤火。”
“是。”
父子俩人烤着火,一时间也没谁说话。
李智云轻轻摩擦着手掌,问道:“还记得朕之前教过你分析问题的方法吗?”
“记得,首先要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,主要矛盾不解决,只解决次要矛盾,不解决根本性问题。此外,具体问题具体分析,不可混为一谈,要辩证的看待问题,不能只看一面。”承昭回答。
“嗯,那你觉得这个案子属于什么矛盾?”
“次要矛盾。”承昭想也没想,直接道:“其实孩儿非常清楚的知道,以孩儿的做法,不解决根本问题,只能算是缝补。”
“那你觉得主要矛盾是什么?”李智云又问。
承昭想了想,低声道:“孩儿曾在书上看过一篇杂文,言白鹿是为祥瑞之兽,故古代幸进之臣皆竭泽而渔般四下捕猎白鹿,献于君上以求恩宠,长此以往,白鹿消失,后此事,再无发生,转而变成捕猎其他‘瑞兽’。人分三六九等,百姓可自己动手,丰衣足食,但世家勋贵,地主商贾,未必可以。若无买卖,自然没有此等惨事。另外,德孝忠义之教,一日不可懈怠。七情六欲,贪嗔痴怒,人之本心。”
看着那张和自己年少时越来越像的脸,李智云不禁说道:“你读了很多书。”
“不敢,凡是父皇要孩儿看的,孩儿自然不敢不看。此外,母后也是时常鞭策,教导孩儿读书明义。”承昭如实说。
李智云伸手轻轻拍拍他小脑袋,说道:“读书好,能让你知道很多东西,但是纸上得来终觉浅。”
“是,孩儿明白道理。”
李智云收回手,又问:“你以为,要如何解决主要矛盾?”
李承昭一愣,而后咬咬牙,说道:“父皇,这个矛盾,只怕无法彻底解决。”
“怎么说?”
“孩儿觉得,人有贵贱。虽然父皇时常教导孩儿,民为水,君为舟,水可载舟亦可覆舟,并告诫儿臣,民心乃国之根本所在,但百姓自己其实也认为人有贵贱之分,何谈官宦勋贵。如要彻底解决,则必牵一发而动全身。”
很好,不枉费我教导你。
“那么你说说看,人到底有没有贵贱之分?”李智云接着问。
李承昭额头冒出一丝冷汗,左想右想,不知道该如何作答。
李智云也没追问他,只是静静的等待着他的答案。
偏殿里,并无他人,只有他们父子二人,他们沉默之后,整个室内自然沉默。
啪叽。
火盆迸裂火星子,温度越来越高。
“没有。”李承昭说完,整个人像是虚脱一样,不敢去看父皇的眼睛。
“为什么没有?”李智云淡淡的问。
李承昭深吸口气,以豁出去的态势,回答道:“商失国,周自代之,赢秦失鹿,沛公起于地方,魏武阉宦之后,晋司马亦非天生皇室贵胄,至于......”说到这里,他实在不敢继续说后面的历史,只能总结道:“英雄不问出身,草莽只待天时。”
“哈哈哈哈哈哈。”李智云发出大笑。
李承昭死死低着头,不敢说话。杨皇后自小对他的教育就是不可对他父皇说谎,所以,他只能这么说。
李智云笑完后,说道:“你说的很对,英雄不问出身,草莽只待天时。这天下就是如此,从无什么君王失德以失天下,只有失民心失天下。吾李氏,祖上究竟是个什么样,没人知道。吾李氏之所以能得社稷,乃是因为得民心二字。
隋炀帝自作聪明,急功近利,为亡世家,不顾天下百姓死活,所以身死国灭。朕不是说他做错了,而是认为他从没将百姓两个字放在心里。君视百姓如狗彘,百姓视君为仇寇。
朕自登基以来,凡征战,必算百姓生计,如若断百姓生路,则万万不可为。故,每逢灭敌国,朕必取其牲畜,奴其子民,回馈我帝国之百姓。
民不乱,国不乱。
如何使民安居乐业?
在君王,在贤臣,在能臣。”
“孩儿谨记父皇教诲。”李承昭微微松口气。
李智云笑问道:“你刚刚很紧张?”
“是。”李承昭道:“孩儿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回答父皇的问题,孩儿读史书,发现历来君王,少有天生贵胄,实在不知道为何有人天生为王,有人天生为民。后自醒自悟,发现所谓天命,不过是...不过是愚民而已。自秦之后,历代王朝开创之主,出身皆不高,便是前汉太祖高皇帝也不过是小小亭长,今日得父皇开解,方才明白,所谓天命,实则是民心。”
“不错,你说的不错。”李智云道:“天命,其实就是民心,谁对百姓好,百姓就对谁忠诚。谁若是不把百姓放在眼里,百姓也不会将他放在眼里。”
李承昭轻轻咽口水,说道:“孩儿还以为,父皇会责怪孩儿。”
“朕为什么要责怪你?”李智云先问他,而后笑着道:“你我父子,自是不必隐瞒。你以为那些世家公卿,不知道这个道理吗?
不,他们一直知道。前隋失国,他们在天下四处落子,所谓的是什么,不过是一家一姓之荣华富贵。朕作为皇帝,若是不能辨明真假道理,如何能使诺大帝国,长盛不衰。
昭儿,你要时刻牢记,不能偏听偏信,判断事情真伪,要自己去看,自己去听,自己去找答案。
你现在确实懂很多道理,但是你真的了解百姓吗?
你知道他们要什么吗?
你,能坚持本心吗?”
一连三问,让李承昭陷入沉默。
纸上得来终觉浅......纸上得来终觉浅...我明白了。
“父皇,孩儿明白了。”
李智云没有回答他,只是说道:“朕累了,你下去吧。”
“是,孩儿告退。”李承昭起身行礼,慢慢退出去。
火光在李智云眼眸中跳动,显得他思绪繁多。
膝下诸子,承昭是眼下最可造化的那个,不知道自己的提点,他能明白多少。
培养子嗣,要从小开始,现在高句丽已灭,大唐周围再无强敌,他可以慢慢的引导这个孩子,让他成长,为他保驾护航。
让他感到高兴的是,这些年,承昭一直没有和世家过分走近,哪怕是弘农杨氏也是敬而远之。这其中,既有那孩子的智慧,也有杨皇后的聪明。
那么剩下的,就是自己这个父亲的言传身教,施加影响。
先让其明白道理,正本心,晓道义,知善恶,而后方才能教导其如何治理天下,使得大唐万世昌盛。
(https://www.wshuw.net/1060/1060952/744333554.html)
1秒记住万书网:www.wshuw.net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wshuw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