万书网 > 万历外史免费阅读小说 > 第七十八章 技术储备(上)

第七十八章 技术储备(上)


  张全顺被打一案判结之后,杨铮便动身返回杨家坪。后续之事已无多少再需要他的地方,回到家里读书健身才是正经。

  他这一趟到城里呆了三天,其实大半时间都闲着。因而到街上转了几圈,凡是觉得能用上的物事便即买了下来。听家里人说,往年这个时候头一场雪已经落下来了。今年入秋后有些旱,不仅雨水少,雪也落得迟,但谁也说不准什么时候会降下雪来,到时候再想出门就不方便了。

  古记铁铺已将杨铮所需的铁炉打制好了,四个炉子加上两千斤石炭,装了两个车与杨铮一同出发。古成冶差了四个店中伙计跟着同行,杨铮原说家里有人无需帮手,古成冶却一力坚持,杨铮也只得作罢。

  其实他知道,这一趟因未定归时,没让栓子和黑娃过来接他。古成冶知道他被打劫过,这是不放心他的安全。多几个汉子跟着,至少一两个歹人还不敢动歪念。

  杨铮从城里出来时,已经过了正午。此时白昼已然很短,申时刚过酉时方至太阳便落山了。因怕赶不及,到了杨家坪,杨铮请父亲带着一辆车去张吴庄外婆家,自带着一辆车先至老族长家安好了铁炉,再去了杨根发那里。

  这一日杨根发给栓子、石头等人放了假,只他一个人在屋里。见杨铮送来铁炉子和石炭,知道这些东西是要银子的,便一再推辞不受。

  杨铮道:“根伯,你就不要推让了。你腿脚不好,屋里暖和些人能好受点。再者你调试油墨,屋里太冷恐怕也会受些影响。”

  身有残疾之人,往往会忌讳别人说这个。族中之人在杨根性面前,也从不提瘸子之类的字眼。但杨铮所说的话,却让杨根发听起来觉得很受用,心中并无半分反感。于是便不再推辞,说道:“既然这样,那我就收下了。”

  待到炉子安好,两个伙计又生火点了起来,见到烟筒上有漏烟的地方,便补上些黄泥。

  杨铮道:“根伯,你平时用这炉子,若见到漏烟,就用泥封堵一下。这烟筒不仅用来排烟,还能排出炭毒,比火盆安全得多。”

  杨根发点了点头,问道:“这烟筒为何做得这般长呢,若是将炉子摆得靠门一点,不是很省很多铁料么?”

  杨铮道:“烟筒也是用来取暖的。若是太短,许多热气就直接跑到屋外去了,那岂不是浪费?”

  杨根发双手虚拢在烟筒外围,感受到上面的热度,点头道:“原来是这样。”

  两个伙计又帮着将石炭堆在柴棚里,便即告辞。杨铮见时候不早了,也就不留他们吃饭了。

  杨根发拿了两个凳子,和杨铮坐在炉边说话。感觉到炉火散发出的热度,觉得腿上伤处极是熨帖。

  每个铁炉子都配有钩子、铲子、铁圈、铁盖等物,还有一个做蜂窝煤的铁模子。这些东西杨铮稍一介绍,杨根发也就知道怎么用了。

  聊了会炉子的事,杨根发又说起了近几天的进展。又道:“剩下的桐油,再调试上几次就没了。”

  杨铮写给二姐夫的信,到城里的次日便送了出去。捎信的是返回三原的商人,送过去估计用不了多久。可什么时候能把所需要的东西捎过来,就不好说了。万一这几天下了雪,那就不用指望了。

  杨铮道:“材料用光了就先停下,咱们还可以做些别的东西。”

  杨根发道:“说起这个,我倒寻摸了一样东西,你看合用不合用。”说着拄着拐杖走到屋角,取了一张弓将给杨铮。

  杨铮接过来,试着拉了一下,感觉稍有些吃力,不过这样的弓劲应当刚合用。说道:“很合适,根伯从哪淘来的?”看弓身颜色有些深,上面握手的地方透着光亮,显然不是新弓。

  杨根发道:“这是别人不要的,我修了一下,重新绞了弦。你先拿这个练手,等明年我找到合适的材料,你力气也大一些了,再重新给你做一把。”

  杨铮笑道:“那就多谢根伯了。”

  他曾在杨根发面前念叨过一回,要跟父亲学射箭,想是那时候杨根发就留了心。这把弓虽然是别人淘汰下来的,做工却还不错,估计不会是白扔的。杨根发既然不愿意说花了多少钱,杨铮也就不问了,领了族伯的这份心意。

  杨根发见杨铮喜欢,不由很是高兴,又取了十支羽箭出来,正是配这张弓的。

  杨铮摆弄了一会弓,放下来说道:“根伯,你这里木料还多么?”

  杨根发道:“还有不少,只是没有好木头。”

  杨铮道:“不用多好的木头,咱们先做些小样,调试合适了,等到要用的时候再做大的。这两天你们还是先弄油墨,我回去细想想,先画出图样来,到时候咱们一起琢磨。”

  杨根发道:“成。”

  杨铮又与杨根发说了会话,便即告辞。

  他回到家中,将弓箭在自己屋中放好。到了正屋,见母亲和月盈正在归拢他买来的那一堆杂七杂八的东西。

  方才杨铮进屋说了几句话便走了,张氏还未来得及问张全顺的情况,这时便将杨铮叫到跟前细问一番。

  杨铮未讲其它,只将告官一事细节说了。

  张氏一听那冯管事竟然陪了二十两银子,不禁又忧心起来,说道:“还说你三舅没什么,若不是伤得极重,那冯管事怎么会陪那么些银子?”

  杨铮道:“娘,你放心吧,三舅真没大事。那二十两银子里,五两误工费,五两汤药费,五两营养费,还有护理费、车马费等等,也算作五两。合计二十两银子,不多不少。”

  张氏怔道:“这都是怎么算的?”

  杨铮道:“三舅在车行赶车,一个月一两多银子,这一回伤了胳膊,得有四个多月赶不了车,这误工费他该掏吧?焦郎中给开的方子,按上面的药价计,五两可一点都不多。三舅养伤,总得吃些鸡鸭鱼肉吧,四个月吃下来,五两怕还不够啊!舅母照顾三舅的伤,她便做不了活,同时还要吃用,又要到处跑着抓药,五两的护理费、车马费合情合理吧?”

  张氏心想,这怎么听着有点像讹人呢?不过讲出这话的是她儿子,挨打的是她家小兄弟,这念想也只是一闪而过。又问:“那冯管事就认了?”

  杨铮道:“他倒是不想认呢,官老爷板子举起来,他还敢不认?你不用操心三舅,他获赔这么些银子,大堂上差点没乐得跳起来,伤怕是已经好了一大半了。要不是脸上的伤一时消不掉,这会都回了外婆家了。”

  张氏笑道:“你这孩子,这般说你三舅。”不过想想自家兄弟的秉性,怕也与杨铮所说相去不远了。

  杨铮说得是有些夸张,不过他觉得三舅要不是两顿饭没吃,实在没力气,当堂跳起来也不是没有可能。可见知夫莫若妻,舅母让三舅饿着还是大有先见之明的。

  张氏高兴了一会,又忧心起来,问道:“那冯管事吃了这亏,再去报复你三舅可怎么办?”

  杨铮道:“谅他也没这个胆子。赔完了三舅,那冯管事的事情可不算完。他支使混子行凶,可是触犯律令的。官老爷当堂判了他杖刑,他吃了十棍子,实在挨不住了,便要以罚钱代刑。最后又交了三十两罚银才算了事。我看没有十天半个月,他是下不了床了。”

  张氏点了点头,听着颇觉解恨,说道:“报应啊。”

  三人将东西归拢好,张氏和月盈开始准备晚饭。杨铮将买给自己的东西拿回西厢房,然后点起支蜡烛,铺开张纸,用石墨笔画起图样来。

  这回到城里与三舅聊了几次,倒也有些收获。对于此时的陆路运输情况,算是有了相当程度的了解。

  此际的马车,大多都是两轮的。装货的车比载人的车要大一些,但也大得不多,因为只有一根轴,所以车不能造得太长。

  “大运”车马行从华亭拉石炭的马车,一车差不多能载重两千斤,已然是相当大的车了。这种车需要两头骡子来拉,如果遇到较陡的坡,还要加一两头牲口。故而他们走华亭时,至少都是两车同行,以便调换牲口。

  四轮的马车也是有的,载重能力自然更强,但两轴均在同一车架上,因而不能自由转向,遇到弯路时,全靠牲口硬拽。

  杨铮模糊记得,双车架四轮车似乎在宋时便有了,只是不知为何并未普及。他问了三舅,竟说从没见过,也没听说过。

  且不管这里面的原因,杨铮决定自己来设计一款四轮车。

  四轮车要想很方便地转向,双车架是个关键。对于当下的材料及工艺来说,这并不是问题。

  此外还有一个要点,那便是同轴双轮的转速。

  在转弯时,由于两轮的转弯半径不同,其转速应当是不一样的。而此际的车,同轴的两个轮子与车轴是固定死的,所以转弯时两轮同速,虽不影响使用,却会产生更多的摩擦力,并且很伤轮子。如果在轮与轴之间加上个滚动轴承,便可解决这个问题。

  虽然杨铮暂时还没有搞物流的打算,古记铁铺的滚动轴承也还需要进一步完善。但先把这个东西做出来却并不多余,待到用时便能即刻转化成实物,总比临时再去打制改良要强得多。


  (https://www.wshuw.net/1060/1060052/429421231.html)


1秒记住万书网:www.wshuw.net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wshuw.ne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