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36.第536章 开战
第536章 开战
博阳殿东面五里,有一处王宫中最新的建筑。
至于为什么最新嘛,因为这处建筑是在儒教圣君选择来王宫驻守后,才迅速盖起的一处地方。
齐王希望儒教的圣君帮自己防备那个神出鬼没的魔尊,但他又不希望儒教的圣君过多参与自己的国事,约束自己的权利,所以他在这儿建了个“高阁”。
这两个字既可以理解为“圣人高徒居住的地方”,也可以理解为……束之高阁。
高阁之内,两人正在共案做联。
初岁日,要贴红联,这是被儒教认可的习俗,所以就连王宫这个金碧辉煌的地方也不例外……这儿也得贴。
可王宫内的很多宫殿门柱太高,笔力不好的人,写不了那么大的红联。
于是,某人就来这边找儒教的圣君帮忙,希望他能帮忙写一些,到时候那些红联就算卸下来了,装裱一下也能传世。
“圣君的笔墨,字字千金,当真有道理在。”一个都峨冠博,带长铗之陆离兮的轩昂男子停笔赞道。
他看看自己写的这些红联,再看看旁边那位圣君写的红联,只觉得这是荧火与皓月的差别。
他的字就只是字,而对方的字每一个都能演化出“象”来。
一个“山”字就能让人看到巍峨高山,一个“福”字就能为人带来当头鸿运,一画一描,一笔一景,这是写出神来了。
“在下走文途也有二十余载,日日练字,却也练不出圣君这般下笔如神的字来。”
无论什么时候,写字都是一件需要认真对待的事情,那位圣君没有边说话边写字的习惯,所以他也停了笔。
看着案上那张红联,他感觉“财”这个字的钩儿短了些,于是张起红联,对着那未干的墨吹了口气,稠墨被吹的偏了几毫,把钩儿上勒的长了些,显得更灵动了几分。
他这才满意的放下红联。
“大阁士就不要骗自己了。”
“我写字用了十分的认真,你写字抱的却是别的心思,怎么可能写好?”
他身边这人,看起来是文人,其实骨子里早变成了武夫。
来写红联?
这可不是这位齐国巅山境的真实目的。
自从他接替师兄,来齐国镇守,这大阁士就三天两头的上门拜访。
不是吟诗作对,就是赏花摆酒。
“不是我说,就算齐王派你来监视我,你也上点心呐,伱这作诗的水平不成,喝酒不成,写字也不成,要我说,你还不如和我切磋武道呢。”
“您有圣人指导,谁能指导我啊?”大阁士辩解道。
真不是他不行,主要是人所处的地位不一样。
在儒教那边,巅山境头顶还有圣人在,在凡间这边,巅山境那真就是天外天了。
他和属下喝酒,就没人敢赢他。
他在属下面前作诗,就没人敢不夸他。
他在属下面前写字,所有人巴不得把那字抢过来当传家宝。
要不是儒教圣君来王宫轮流驻守,他都不知道自己这么多年都活成井底之蛙了。
“在道教,管这些都叫红尘之毒,不利于你认清真我。”加邦圣君给出了一个诱人的建议,“随我去山海境吧,看在这么多天陪伴的份上,我替你求一个圣君之位,彼时我的师尊就是你的师尊。”
“算了算了。”大阁士连忙拒绝。
他是来监视加邦圣君的,不是来被加邦圣君策反的。
这时,一个内侍在殿外来报。
“王上有召。”
……
博阳殿,君臣二人关上门来说话。
“什么,十日后起兵?”
齐王的开拓之心早就有之,但大阁士万万没想到,这一日会来的这么快。
“小声点,你还想让加邦圣君听到不成。”
“王上三思,国之大事,当慎之又慎啊。”大阁士一拜到底。
早就猜到他会来这么一出,齐王这才没选择直接下圣旨,而是亲自召过来密谈。
他把女君刚刚与自己商议的一切全部告诉了大阁士。
“怎样,这下你能放心了吧?”
大阁士沉思良久,最终还是说道:“此行甚险。”
如果女君说的都是真的,那么伐吴之事大有可为。
但问题是,女君可信吗?
“魏越亡国,与女君不无关系,魏王与越王正是同意了女君的借道之策,这才使得我们能有机会吞并他们的土地。”
“站在我们的立场上,女君无疑是提供了一个明策,但站在魏越的角度上,女君何尝不是提供了一个亡国之策呢?”
“民间都传女君是及时雨,与邪恶的魔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,我以为不然,女君与魔尊都是一丘之貉,称她为毒士更为合适一些。”
“言重了。”齐王并不认可大阁士说的话,“女君和他夫君冒着生命危险替我大齐刺杀吴国巅山境,我们怎么能这么想她?”
“你若怀疑她的用心,那么请问大阁士……你敢去吴国王宫行刺吗?”
大阁士沉默不语。
他知道,那确实是九死一生,别的不说,吴国巅山境的武祖始庙可就在那儿立着呢,在武祖始庙附近和巅山境交手很难看到胜算。
“好了,别多想。”齐王敲定道,“你收拾一番,准备带军出征。”
“若是当真放心不下,你就先在边境和吴国摩擦一番,发发战书,等到女君行刺成功的消息传来后,再开始全面进军。”
“以前巅山境全部困守王宫,你是第一个带兵开拓的巅山境,我希望你能打出自己的风采。”
“朕只有一个要求,时机到来后,一日内打到吴国王都。”
“臣……领旨。”大阁士合袖一礼。
写字他比不上儒教的圣君,但是要论君臣之礼,他恪守的一定要比对方要好。
君就是君,臣就是臣。
……
三日后,齐王携带社稷重物离开了临淄,王师浩浩荡荡的往西南巡视去了,加邦圣君为了“保护王上的安全”随行其中。
调开了这个儒教的监视者,大阁士拿着虎符开始调军,合地方军队、王都七卒、边军共五十万大军,叩边吴国。
正式的战书发了十六份,每一份都有国玺压印,这代表着……这场战争很可能会发展成国战。
一时间,吴国举国皆颤。
(本章完)
(https://www.wshuw.net/1033/1033545/11110607.html)
1秒记住万书网:www.wshuw.net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wshuw.net